當前位置:首頁> 視點

關注復雜油氣田高效挖潛

時間:2015-12-03 13:07 來源: 作者:宋鑫源
中國老油田平均含水率高達90%,平均采收率只有 35%。老油田進一步挖潛空間較大,但老油田剩余油賦存規律與分布預測,水驅優勢通道描述與深部調控,復雜油藏化學驅和微生物采油,以及通過井網調整、老井側鉆等成為制約老油田挖潛的難解之題。同時,非常規油氣已成為戰略性接替能源。中國非常規油氣資源十分豐富,由于復雜客觀的條件和現有理論和技術難以實現高效開發,針對非常規油氣工程科技發展的前沿技術及制約中國非常規油氣有效動用的問題,成為時下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
由《石油與裝備》雜志舉辦辦的“復雜油氣田提高單井產量及采收率技術國際研討會”日前在海口市召開。此次研討會中,??谑姓嚓P領導、國際各大油服公司負責人、國內各大鉆井技術研究院的資深專家、國內各大油田相關負責人,及數位國家工程院院士和國家科學院院士,針對當前油田采收率及復雜油氣田增產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復雜油氣田提高單井產量及采收率技術”編號為 2011ZX05009 ,是國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重大專項項目,是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型油氣田及煤層氣開發”的重要組成項目。目前該項目在儲層評價技術、特低滲油藏增注控水技術、復雜結構井優化設計與鉆完井控制技術取得了創新性成果,為中國油氣勘探新領域地質評價方面提供了理論指導,為中國特低滲透等難動用儲量高效開發與提高采收率提供了一定的技術保障。此次研討會對該項目的技術成果做了全面介紹,并與業內資深專家進行了深入的交流,為國內油氣田采收率的提高,復雜油氣田的高效開發建言獻策,促進中國油氣產業大發展。
 
油氣開采步入復雜區
在此次研討會上,業內專家們一致認為,全球油氣田易開采的時代已經過去,老油田挖潛增產、復雜油氣田開發、非常規油氣資源開發及深水、超深水油氣資源開發將成為全球新的供應源。但從現階段來看,全球石油產量的 70% 仍來源于老油田的挖潛,未來一段時間內老油田仍將是全球油氣能源供應的主力軍。有數據統計,若全球老油田采收率提高 1%,全球即可增產 50 億噸石油,相當于世界兩年的石油消費量。
中國若能提高老油田 1% 的采收率,意味著將再造一個大慶油田。隨著老油田挖潛技術挑戰的不斷增加,全球油氣開發步入了更為復雜的階段。中國工程院的翟光明院士翟院士會上表示:“現在世界范圍內發現的油氣田,除大油氣田外都非常復雜,而我國的地質條件更為復雜,給油氣田的開發帶來了更多困難和技術挑戰,需要我們在生產技術和生產措施上有新的突破。
中國科學院高德利院士會上指出:“最大限度地把地下找到的油氣資源開采出來,提高采收率是油氣開發永恒的主題。”高德利院士認為,如何提高單井產量,國際上形成了一部分共識。提高單井產量,提高采收率要靠什么技術,現在國際上也存在不同觀點。高德利院士提出,第一,井建成后,在生產過程中如何提高人工舉升技術和系統效率非常重要。第二,油氣生產過程中,動態監測與管理很重要。國外已經有了油藏巡視員,機器人到油藏里面轉一圈就知道油氣情況。第三,要關注采油的化學區和生物區。中國油氣資源非常豐富,但發育的油氣資源卻很復雜,也說明了老油田進一步挖潛提高采收率的挑戰還將增加。
 
突破非常規開采工程技術是關鍵
專家一致認為,當前中國非常規油氣開采還未實現大規模突破。以頁巖氣為例,美國僅在 2013 年就達到了 3,000 億方,而中國預計到 2020年才或將實現 300 億方,即中國 7 年后的產量是美國 7 年前產量的十分之一。
然而中國頁巖氣資源量卻是世界第一,頁巖油為世界第三,深水領域的油氣資源也很豐富,但由于復雜地質條件制約,工程技術的滯后,非常規油氣開發的最終進展緩慢。目前世界最大的水平位移井超過11 公里,為薩哈林島陸地向海洋打的水平井,最深垂深在北極圈克拉半島,而中國水平位移最大為 8.2 公里,垂深8.4 公里。水平井工程中,鉆井和壓裂工程技術最為重要,其中頁巖氣分段壓裂部分主要是橋塞技術,水平段壓裂十幾段就需要十幾個橋塞。如果中國成功研發智能化橋塞,這項工程將變得更為簡單,只需解封一提就可完工,大大縮短工期,節省上千萬成本。
當然,這需要在水平鉆井工藝方面實現突破。在定向鉆井控制方面,旋轉導向技術國際上很早就出現,但目前中國自行研制的多數旋轉導向技術較低端,鉆速不及美國一半。復雜結構井產能的提高取決于設計與控制技術的提高。未來橋塞的智能化、更安全高效的鉆井、壓裂、生產等工程技術也將繼續逐一被攻關。
戰略合作
戰略合作 全球石油化工網 世偉洛克 北京石油展 API 斯倫貝謝
国产亚洲欧美一区,欧美激情一区二区,欧美欧美天天天天操,99成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