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規】發力!中國非常規天然氣時代來臨
時間:2018-12-06 11:39
來源:
作者:songxinyuan
近幾年,中國進口天然氣量越來越多,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進口天然氣946億方,比2016年增長26.9%,而2017年中國全年天然氣產量才1480億方,即進口天然氣占國內天然氣產量的一半還多,可見中國已經嚴重依賴天然氣進口了。對此,行業專家表示,2018年國內天然氣需求更大,但2017年出現的氣慌今年將不會出現,這得益于國內各大能源企業提前做了準備,儲備了足量天然氣,這也是為何今年中國出現天然氣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原因,因此今年中國天然氣進口將持續火爆。目前僅前10個月進口的LNG就相當于2017年全年天然氣的進口量,隨著進入11月12月冬季供暖期,中國將進口更多天然氣。未來隨著中國天然氣需求量的進一步釋放,如何解決好天然氣進口與自產間的關系,將成為中國在用氣方面面臨的問題。
天然氣供需矛盾仍然凸顯
無論從市場需求出發,還是從國家能源安全角度出發,我國加大天然氣自主開發都是必然選擇。今年,中石油、中石化各自召開集團大會,明確表態天然氣要增加勘探開發,一方面確保北方冬季供暖的穩定性,另一方面要滿足工業用氣的新增需求,同時更要為中國的藍天白云供給充足的清潔能源。盡管如此,專家表示現階段中國天然氣供需矛盾依然偏緊,由于自產氣量的不足,國內用氣供需矛盾依然突出,未來天然氣進口還將繼續擴大。
當前國內天然氣需求增長的來源有兩方面:一是“煤改氣”工程席卷全國,幾億噸燃煤要被清潔能源替代,天然氣則是主要替代能源,因此缺口較大;二是工業用氣、交通用氣需求增長,同樣為受環保壓力影響,交通用氣、工業用氣量近幾年也在增加,2017年就出現了工業用氣與冬季供暖爭“氣”的尷尬局面。在這兩大主要原因的推動下,中國天然氣需求增長迅速,進口增長迅速,且對外依賴度越來越高。近幾年,國家正在逐漸放開國內天然氣市場,即進口權限更加開放,基礎設施建設權限更加開放,這將大大促進更多社會資本涌入天然氣行業,國內各地紛紛成立的天然氣交易中心就是比較好的證明。在此情境下,中國天然氣自主生產將面臨巨大壓力,而非常規天然氣有望解決這一矛盾。
非常規天然氣增產是必然
現階段,我國天然氣主要來自四大產區,塔里木產區、鄂爾多斯產區、川渝產區和海域產區。國內天然氣主要生產力量為“三桶油”及延長石油。其中,中海油主要生產和進口海上天然氣,中海油包攬了中國一半的LNG進口,而管道氣進口天然氣主要集中在中石油、中石化手中。此外,國內進口LNG的公司還有民營能源公司申能、九豐和廣匯,分別占LNG進口比例的6%、2%和1%。在當前油價下,海洋開采天然氣增加國內自主天然氣產量并不現實,這解釋了為什么近幾年中海油一半的油氣都來自海外陸上油氣田。
未來一段時間陸上產氣仍將是油氣生產的主要方式,陸上增產天然氣就要打新井,打井量與產量成正比,同時打井量也與成本成正比,但即便三大油集團揚言要在國內打上萬口井,仍無法滿足當前國內的油氣需求,尤其是天然氣的需求。為此急需在新的領域打開突破口,而非常規天然氣領域將最有可能。首先,近幾年國家不斷鼓勵開發非常規天然氣,目前中石油在致密氣、煤層氣上取得了很大進展,中石化在頁巖氣上已經取得了很大成就,有著豐富經驗。其次,從各方數據上來看,我國非常規天然氣的儲量非常豐富,頁巖氣儲量更被評為世界第一,為此從頁巖氣、煤層氣、致密氣上突破產量將是必然趨勢。并且,我國在非常規油氣生產方面已經形成了一套自主研發的技術裝備體系,具備非常規油氣上產的硬件條件。過去,我們向國外學習,摸索著開發,如今我們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技術裝備體系,完全有能力自主開發。
受2014年全球油價暴跌影響,國內非常規天然氣開發一度陷入低迷狀態,但近兩年隨著國際油價的大幅提升,頁巖氣、致密氣開發熱潮已再次來臨,涪陵二期頁巖氣項目正在馬力全開,針對于國家制定的300億頁巖氣產量的目標,行業專家們都已明確表示,完成目標沒有任何問題。在全國其他地區,非常規天然氣勘探開發也在積極進行,先后在貴州、湖北、湖南、云南、內蒙古等省份取得一系列勘探成就,一些電力公司也在積極參與非常規油氣的開發。
規?;_發的現實條件
現階段我國非常規天然氣規模化條件已經具備。在政策上國家支持開發頁巖氣,致密氣、煤層氣。今年頁巖氣產業更是收獲了一個大紅包,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印發《關于對頁巖氣減征資源稅的通知》從2018年4月1日起至2021年3月31日對頁巖氣資源稅(按6%的規定稅率)減征30%,將大大促進頁巖氣產業的發展。其次,技術裝備的國產化也大幅降低了非常規天然氣的開發成本,吸引了更多能源公司前來投資參與。第三,國內逐漸放開的天然氣市場與龐大的市場內需成為非常規油氣開發的巨大動力。
以頁巖氣為例,這幾年國內頁巖氣的開發確實取得了喜人的成績,建成了百億方產能示范區,在“摸清家底”之后,頁巖氣勘探開發的主要矛盾已經由技術與需求的矛盾,轉為成本與需求的矛盾,雖然中國頁巖氣開發仍以中石油、中石化等中央企業為主力軍,社會參與度不足,經濟效益上還存在問題,但相信通過新的非常規天然氣開發熱潮的到來,建立起以三桶油、更多民營企業、創新性中小企業和新興企業共同參與的頁巖氣產業生態鏈將不再遙遠,最終在非常規天然氣領域實現產量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