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棄用-專題

【石化】乘低油價之風 煉化行業發展迅猛

時間:2018-10-10 10:30 來源: 作者:songxinyuan
從虧損將至倒閉再到恢復生機、盈利,最終組建煉化集團,國內煉化行業的發展可為翻天覆地,行業轉型升級加速,煉化項目紛紛落成,憑借低油價的春風, 煉 化 行 業 迎 來 了 新 的 春 天。2017 年國內各大煉化集團層出不窮,終端市場紛爭不斷,同時煉化企業還向上游拓展,行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擴張態勢。由于年初國際油價拉升到 70 多美元,從而壓縮了煉化企業的利潤,未來隨著油價的再度回升,煉化行業能否保持快速增長, 行業轉型升級能否及時完成,這些都成為業內討論的重點話題。
 
政策放寬 行業乘勢而進
 
自十八大以來,國家相繼出臺相關政策文件,對石化、煉化行業提出新的發展思路和目標,重點集中在全面深化改革、簡政放權、優化產業機構、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合理布局等方面。2017 年更是被稱為中國煉化行業發展最迅猛的一年,也是煉化行業發生重大轉折的一年。隨著國內煉油能力的不斷增長、行業轉型加快、一批地方煉企相繼崛起,從虧損將亡至起死回生,這都得益于當前的低油價,同時也得益于當前寬松的政策環境。首先,原油進口權限進一步放寬,對于地煉企業和民營煉化企業來說,沒有原油供給正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樣。由于近幾年中國對 PX 的進口增長迅速,甚至嚴重依賴進口,國家相應放寬原油進口權限,增加地煉、民營煉化企業進口額度,為此一大批新建的 PX 項目紛紛上馬。
 
根 據 商 務 部 公 布 數 據 顯 示,2018 年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為 14,242 萬噸,而 2016~2017年 , 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配額均為8,760 萬噸,增加了 63%,隨之增長的還有國內煉化企業的開工率和利潤率。從國家對煉化行業的布局來看,國家對煉化行業有著整體規劃和布局,計劃建成幾大石化聚集區,形成石化產業優勢集群,集中提高中國的煉化集中度、規模度,增強國家在石化、煉化上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同時促進煉化企業加速升級轉型,大局上支持煉化行業發展。為此,國內煉企要緊抓此次機遇,乘勢而進。
 
一體化、集團化大勢所趨
 
煉化企業組建大集團已成為行業的發展趨勢。2017 年至今,煉化行業上演了豪門盛宴,大型煉化集團紛紛成立,大型煉化項目紛紛建立。目前,國內千萬噸級的煉化項目已有十余個,僅民資煉化集團就已占據 7 個,這在過去是難以想象的,國內煉油產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飛猛進。
 
目前國內煉化集團呈現三類主體,第一類是三桶油,國企煉化集團為第二類,民企及地煉企業組成的煉化集團為第三類。前兩類都有國字頭背景,在產業優勢上享有國家的政策保護,具有優勢競爭地位。第三類則展示了當前民營煉化企業一體化、集團化的趨勢。2017 年山東煉能集團和浙江石油公司相繼成立,擁有原油使用權配額 750 萬噸 / 年的山東東明石化率先提出成立山東地煉集團,其總裁更是豪言表示,注冊資本要達到 900 億元,盡管最終注冊資本為331 億元,但也彰顯了民營地煉企業抱團后的資金實力,而浙江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同月成立,注冊資本達到了 110 億元。
 
國企煉化集團也呈現出一體化、集團化的趨勢。日前盛傳已久的兩化合并消息也最終塵埃落定,中國化工集團與中化集團確定將進行合并重組。中國化工集團是中國最大的基礎化學的制造企業,主業為化工新材料及特種化學品、基礎化學品、石油加工及煉化產品等 6 個業務板塊,旗下有 9 家煉油廠,原油年加工能力 2,630 萬噸。中化集團主業分布在能源、農業、化工、地產、金融五大領域,是中國四大國家石油公司之一,其能源業務由油氣勘探開發、石油貿易、石油煉制、倉儲物流和分銷零售等板塊組成。中國化工集團是以化工板塊為主,中化集團涉獵范圍更廣,兩個集團合并之后可以形成各自優勢互補。
 
行業專家表示,一體化、集團化的趨勢有利于增加煉化企業的抗風險能力。2018 年國際油價出現短期的波動,高位上漲后再度下降,波動的國際油價侵蝕了下游煉化企業的利潤。從上游、煉油、銷售一體化來看,并不是油價越高越好,或者越低越好,煉化企業最需要一個平穩的適中價格,而煉化企業進行一體化、集團化重組能夠確保油價波動時穩定發展,油價恢復高位,煉化集團向上游拓展,低油價時向下游拓展,合理調整業務結構,合理分配利潤,從而提高抗風險能力,穩定發展節奏。由于煉化集團的紛紛成立,并且向產業上下游拓展,逐漸形成了對三桶油的壓力。
 
煉化產業鏈向上游及終端拓展
 
相 繼 成 立 的 民 資 煉 化 集 團 給三桶油帶來了壓力,為此三大油公司在煉化產業上也增加了投資,例如中石化要在“十三五”期間投資2,000 億元進行產業升級,計劃打造茂湛、鎮海、上海和南京四個世界級煉化基地,中海油則發力在沿海地區建立石化基地,中石油則在云南鋪開產能建設。為了使其處于有利競爭位置,煉化企業也在向上游市場活動,參與上游區塊的招投標項目,甚至直接投資海外大油氣田,其目的就是保障有可靠的油料供應和增產時的不時之需。而下游終端市場的競爭則更為激烈,地煉集團、三桶油集團、國際能源公司紛紛看準中國終端加油站市場蛋糕,紛紛加大投資搶占地盤,加建、增建加油站、加氣站。由于國內油氣價格是由國家定價的,所以在低油價時期,能夠充分保障加油站的利潤,使得加油站終端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國際能源公司在國內建設加油站、加氣站的審批程序更為復雜,所以目前在國內搶占市場份額還不明顯,但 BP、殼牌已經在國內開始布局并投資。三桶油和民企加油站的競爭相對激烈,更有民營煉化集團表示一年之內要擴建數千個加油站。為此,各方紛紛出招來吸引用戶,如線上支付、充值卡優惠、送水送紙等等。 不僅是能源圈的企業,就連國內電商巨頭也來湊熱鬧,阿里巴巴、京東、騰訊也紛紛投資,智慧加油站等一系列噱頭吸引了一大批粉絲前來圍觀。總之,煉化企業正在向產業鏈的兩頭運動擴張,但一味的追逐市場與產能也會引發新的問題。
 
投資過熱 產能過剩需警惕
 
產能過剩、惡性競爭仍為行業短板。早在今年的石化產業發展大會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就對行業發出了警示,由于國際油價處于低位、 石化行業景氣度上升、盈利大幅回升,加上國內石化市場開放的推進,民營企業獲得了原油進口權和成品油出口權,催生了我國石化行業新一輪石化投資熱,從而使石化行業的結構性產能過剩問題進一步凸顯,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數據顯示,目前投資過熱的產能有 PX 項目、煤制乙二醇項目和烯烴項目。過熱投資勢必造成資源浪費,惡性競爭,同時不利于發展我國煉化行業的短板,如高技術化工材料的研發與生產,碳纖維材料的生產、聚甲醛、高吸水性樹脂等材料的生產,這些都是我國石化行業的不足。
 
另外,石化行業也為周期性行業,隨油價波動而波動,若長此以往,“十三五”后期,煉化企業有可能再次陷入一地雞毛的尷尬境地。所以,煉化企業應該警惕過熱投資的市場問題。目前,許多煉化企業已經認識到這一問題,也在調整投資方向,或向上游運動、或加速布局終端市 場, 進 行 深 加 工、 加 速 生 產 轉型。相信,隨著煉化企業一體化、集團化的加深,行業深耕細作還會更好。

戰略合作
戰略合作 全球石油化工網 世偉洛克 北京石油展 API 斯倫貝謝
国产亚洲欧美一区,欧美激情一区二区,欧美欧美天天天天操,99成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