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遠布局保增長
《石油與裝備》:在當前經濟環境并不想想的情況下,霍尼韋爾近兩年收入卻以10%~15%的增長,貴公司如何保持這樣的高增長率?你認為最關鍵的動力在哪里?
戴克瀾:有選擇地做目標市場。我們選擇有增長潛力的市場,傾聽客戶的聲音和需求?;裟犴f爾有很好的管理體系,可以幫我們設定最佳管理流程,使整個業務的管理和發展處于比較好的狀態。舉例而言,我們有一個VPD(研發具體流程),通過聽取客戶的意見,在我們持續不斷的研發中了解客戶最需要什么,從而及時研發出高質量、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這個體系很好地保障了我們管理好自身的業務發展。
我們有一半以上的銷售都是來自于美國以外市場。霍尼韋爾來自美國,是一家全球化公司,通過自己的研發及一系列企業收購來進行發展,在提高可靠性、可持續性、提升生產效率等方面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比如用于智能電網的的新技術,在美國和中國我們都會進一步研究改進,更好地為本地客戶服務。過去幾年中,霍尼韋爾曾有十多起企業收購,通過收購獲得新的技術來持續提高我們所在領域的整體水平。
吳勝波:八九年前,霍尼韋爾海外業務不足20%,今年和兩年前的金融危機時期相比較我們表現比較好,海外業務已經超過50%。正如戴克瀾先生所說,霍尼韋爾是全球化國際公司,在新興國家市場業務量非常高。這么多年霍尼韋爾選擇目標市場是一個連續的過程,我們今年做的很多事情是五年前布下的局,今天我們仍在布局。沒有這樣的過程,霍尼韋爾不可能在這種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發展得如此穩定。此外,切實有效的執行力也是決定霍尼韋爾穩定發展的動力之一。
戰略發展新興市場
《石油與裝備》:中國、印度、巴西是霍尼韋爾的戰略新興市場,中國對于HPS整個全球市場來說,占據怎樣的地位?
戴克瀾:對于霍尼韋爾全球17個業務分布地來說,中國是非常重要的市場。中國對我們新興戰略市場的重要性,不僅僅表現在市場容量上,也表現在使我們于市場中不斷取得的進步上。以傳統西方觀點考慮,中國的業務取得進展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去思考,在中國取得成功如何可以更好地運用到其他地方,幫助我們去平衡東、西方思維模式。
中國是我們目前最大的新興市場,在這個市場中的開發和取得的進展顯得更為重要。我們在中國已經迅速建立起研發力量,通過一系列市場調研更好地了解客戶的需求,以幫助我們更清楚地把握未來的發展方向,特別是在研發技術上等方面。
吳勝波:在北美和歐洲的市場增速比較慢的時候,目前全球范圍內包括中國、印度以及南非,都是我們下一步要快速發展的市場。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對外投資最多的國家之一,尤其相比南非、非洲、中亞等地,與資源相關的“走出去”有很多。對于像霍尼韋爾這樣的公司,在中國取得業績,并與中國客戶建立長期有效的合作伙伴關系的同時,隨著中國對外投資的增加,霍尼韋爾將和我們的客戶一起成為合作伙伴,共謀發展。
目前霍尼韋爾在北京、上海都有強大的研發團隊,第一步是如何讓國外的技術更好地服務中國,走向全球。第二步是如何讓中國市場開發出來的技術走到國外。西方到東方是第一步,東方服務于東方是第二步,東方再走到西方是第三步。從這三個角度來看,中國包括印度對于霍尼韋爾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市場。
《石油與裝備》:能否結合HPC針對中國市場的戰略布局,介紹一下如何實現從“東方向西方”的戰略轉變?
戴克瀾: 霍尼韋爾過去是以西方文化為主導。幾年前和很多其他美國公司一樣,霍尼韋爾把美國的產品、管理理念直接移植到中國。當然,霍尼韋爾過去二十年的發展首先是成功的,同時,我們也了解和學習到很多中國市場和中國客戶的特殊要求。
從原始的西方到東方、東方服務東方這個過程中,我們必須要重視中國客戶的需求。原來我們在研發過程中一定會去走訪國際大公司,了解他們的要求,可能很少調查中國客戶有哪些具體要求。現在我們會確保中國客戶的聲音和要求能夠在我們研發、立案時就得到體現,我們的產品才可以滿足中國客戶的需求。
除了產品研發,還要從生產、服務等各方面本土化?,F在,在我們自動化控制集團一些業務部門,產品和技術都已完全實現本土化。
從公司的管理上也需要一些變化。我們也向很多中國做得非常好的企業學習如何進行企業管理,發現他們與西方公司的管理不同之處,哪些地方可以借鑒等。如果文化和管理體制還是純美國式,就無法成為一個中國式的競爭者。這一點我們一直在不斷完善。
我們在中國學到的針對特定市場、特定領域,包括產品、技術、管理模式等經驗,在取得成功的基礎上,也會把它們用于印度、非洲等其他國家,讓真正本土化的平臺更好地為當地用戶服務。
另外,本土化要建立在全球化的基礎之上。隨著中國不斷發展,很多在過去沒有遇到的問題以后會遇到,其他國家出現的問題這里也會遇到。只有全球化和本土化有機結合,才能真正達到理想的平衡狀態。
做足準備迎接新機遇
《石油與裝備》:您如何看待當前中國油氣市場?
吳勝波:石油天然氣市場不可能永遠呈上升趨勢,總會高高低低有所變化。國內幾年前除天然氣外,大項目不多,都是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是管線、支線。所以從油氣角度來說,霍尼韋爾在過去幾年里上游領域有較大的管線業務的斬獲。
這個趨勢未來幾年會有變化。“十二五”規劃中會有一些新建煉廠,也包括一些老煉廠改造、西氣東輸二線、三線等。如果發改委把所有這些項目都審批通過,項目的數量就會翻倍。
上游領域的延伸產業我認為會有更多的機會,比如現在的西氣東輸二線工程,最大管線進京后就會做燃氣管道改造,沿線一級、二級城市用天然氣管網的建設項目也會有很多,無論是工業用還是民用。無論是上游還是下游,霍尼韋爾在人員和產品上都做了充分的準備。
《石油與裝備》:深海開發對于安全性及可靠性要求比陸上更為苛刻,霍尼韋爾的技術能否適用于深海開發?
吳勝波:霍尼韋爾的產品、技術用于深海開發和海上平臺已經有多年的歷史和成功案例了。 中海油海上鉆井平臺的安全系統采用的就是霍尼韋爾的產品。平臺上有一些油氣處理系統、控制系統、緊急停車系統、火氣系統、安防系統都是霍尼韋爾比較核心的產品。
不僅如此,從印尼、澳大利亞進口天然氣過程中,對安全的控制要求是非常嚴格的,運載石油天然氣的船只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霍尼韋爾的產品占有絕對優勢。我們的產品主要用在歐洲、日本、韓國建造的船上。中國的船廠現在也開始陸續采用,相信未來會有更大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