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是實現稠油規模效益開發的首要驅動力
時間:2024-06-04 17:30
來源:網絡
作者:小編
在世界剩余石油資源中,約70%是稠油。持續、有效、經濟的稠油開發成為各國石油增產的重要方向。
我國稠油資源量約200億噸,現已探明35.5億噸,開發潛力巨大。在塔里木盆地,稠油油藏主要集中在塔河油田,稠油密度、黏度均呈北西高、南東低特點。油藏呈現“兩超三高(超深、超稠,高含膠質瀝青質、高含硫化氫、高礦化度)”特征,多位于6000米以深的超深奧陶系,黏度在20萬~180萬毫帕·秒,瀝青質含量超30%,硫化氫含量密度1萬~12萬毫克/立方米,礦化度超22萬毫克/升。
實現稠油規模效益開發,科技創新是首要驅動力。西北油田經過近20年的探索攻關,先后攻克了致稠機理、稠油降黏、高效舉升等技術難題,創新形成了包括稠油摻稀開采、化學復合降黏、電泵+尾管懸掛舉升在內的一系列稠油勘探開發工程技術,并廣泛推廣應用。2014年,“超深井超稠油高效化學降黏技術研發與工業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應用這些技術,西北油田稠油累計產量超過5000萬噸。
隨著油田開發向于奇西、十二區北等超稠油區塊挺進,很多成熟技術“水土不服”。對此,西北油田堅持以變應變,推動特超稠油快速復產、鉆井提速提效、儲改高效增產、地面配套保障等技術迭代升級,并強化勘探開發一體化、地質工程一體化,形成了超稠油精準摻稀、井筒長效舉升、超稠油綜合降摻稀、鉆井改造一體化等新技術,初步收到較好效果。
開發對象變化帶來的新難題,絕非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目前,西北油田在超稠油開發方面仍需攻克摻稀介質替代、井筒堵塞治理、地層化學驅等難題,并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鑒。接下來,西北油田將繼續加大跨學科、跨團隊聯合攻關力度,力爭盡快突破瓶頸,在前瞻性研究和原始創新上取得實質性進展;堅持以開放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與系統內外研究院所、高校等擴大科技合作“朋友圈”,加強基礎地質理論和綜合地質研究攻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