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或成能源轉型潛在競爭者
時間:2024-05-27 17:15
來源:網絡
作者:小編
油價網消息稱,人工智能已成為今年最熱門的話題。分析人士預測,人工智能幾乎將給所有行業帶來好處,開發人員也渴望在任何地方嘗試人工智能。但人工智能也面臨對能源和原材料的高需求問題。
人工智能的能源需求問題去年浮出水面,有科學家計算了托管人工智能硬件的數據中心需要多少電力。據悉,由于數據中心需要可靠、不間斷的電力供應,人工智能的使用可能逆轉從石油和天然氣向風能和太陽能的過渡。目前,人工智能的電力供應只能來自碳氫化合物和核能。
但能源消耗只是人工智能面臨問題的一個方面,其對原材料的需求形勢更嚴峻。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能源和投資高級顧問埃默斯·霍克斯坦表示:“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我們將需要大量的發電和輸電,這將需要更多的銅。而風能和太陽能裝置也需要大量的銅,如果再加上電動汽車,銅礦開采商的未來就顯得格外光明。但對所有需要銅的人來說,前景則明顯黯淡。”
俄勒岡投資研究公司4月發布報告預測了關鍵礦產品將迎來一個十年的超級周期。但超級周期并不是能源轉型驅動的,而將由人工智能來驅動。
信息技術行業正計劃在人工智能領域投入幾千億美元,這意味著需要新的數據中心和電力網絡。信息技術行業將自動成為能源轉型技術開發商的競爭對手——因為他們都需要同樣的原材料。
人工智能的發展和能源轉型都需要大量的銅,而且新開礦速度不足以支撐即將到來的需求激增。過去幾年,銅短缺警告已成為新聞報道的一部分,但礦業公司的行動卻極其緩慢,可能是因為看漲的需求預測并不總是奏效,尤其是在電動汽車領域。因此,礦業公司正等待時機,直到強勁的需求開始顯露跡象。
電池供應鏈顧問克里斯·貝里表示,“礦業公司高管正等待一個機會,即‘需求增長將快于供應,我們正面臨結構性赤字’”。
此外,礦業公司似乎也意識到一個事實,即中國在關鍵礦產品領域的主導地位是幾十年來努力的結果,而這種結果不可能在兩年內被復制。
人工智能和能源轉型正在爭奪資源池。但能源轉型項目對金屬材料和礦產品需求的大規模增長還未實現。與能源轉型不同的是,人工智能已準備好“起飛”,而且需要的只是金屬材料、礦產品、塑料和電力。人工智能或將成為能源轉型真正的潛在競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