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在陜西高陵產業園,隨著長慶油田在陜西開發建設的第一個中深層地熱供暖項目全面啟動,首口地熱井經過10天的產建作業,累計鉆井進尺達到1700米。該項目不僅為區域地熱供熱工作“打樣”,更對長慶油田延伸新能源產業鏈、推動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針對開發利用難度較大的地熱能,長慶油田聚焦以“熱”替“熱”,強化基礎研究,深化地熱資源精細評價、砂巖地熱儲層回灌等技術,逐步探明鄂爾多斯盆地地熱地質條件、資源開發利用潛力區。油田先后與地方企業簽訂兩個1000萬平方米地熱開發利用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構建綠色低碳能源供應體系、助力“雙碳”目標方面實現邁出堅實一步,長慶地熱市場版圖初具雛形。
同時,長慶油田高度重視地熱開發利用系列關鍵技術基礎研究,綜合分析項目所在區域斷裂構造、熱儲層分布、水文地質條件、地溫場情況,熟悉并掌握井身結構設計、地熱井鉆井地質設計及鉆采工程方案編制原則。通過開展淺層探地埋孔熱響應試驗、中深層抽水試驗等校核設計數據,油田精準掌握了單井供熱能力計算、分析回灌工藝可行性,得出合理的采灌井布局、采灌規模依據,為下一步地熱資源規?;_發提供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