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油氣資訊

中國石化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時間:2024-03-11 17:22 來源: 作者:songxinyuan
       編者按:3月5日,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新質生產力”,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成為代表委員關注的話題。本報記者從政府工作報告中摘編出新質生產力相關要點,邀請來自中國石化的全國人大代表,談“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思考和建議,敬請關注。
  發展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是核心驅動力。1月26日,集團公司工作會議提出,力爭在深層超深層油氣、頁巖油氣、油轉特、油轉化、數智化轉型、新能源耦合傳統產業、高端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CCUS產業化、碳資產管理、廢棄物循環利用等方面實現引領型發展,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擺在更加重要位置,探索適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特點的體制機制。
  2月6日,集團公司黨組召開會議深入研究、認真思考“中國石化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一重大考題,深刻認識到要創新發展,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堅持科技先行、技術先導,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以強大的技術競爭力塑造新質生產力;要深化改革,不斷加大改革力度,打通堵點卡點,推動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2月23日,集團公司2024年科技進步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要大力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形成要素保障有力、創新能力提升、產業轉型加快的良性互動,奮力擔當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國石化有著厚實基礎。經過幾十年深化改革、創新發展,中國石化科研體系健全,人才根基厚實,已經掌握石油石化主體技術,專利質量位居央企前列,具備支撐引領產業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硬實力。
  過去一年,集團公司奮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統籌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推動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持續提升科技創新引領力、支撐力,開創科技創新工作新局面。
  ——主動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數量居能源化工行業首位,頁巖油氣富集機理與高效開發全國重點實驗室順利重組,國家能源碳酸鹽巖油氣重點實驗室揭牌。
  ——高質量推進國家戰略科技任務攻關。圍繞深層超深層油氣勘探開發、深部地熱能開發與利用等領域,牽頭承擔未來產業攻關建設任務,加速建設原創技術策源地。
  ——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不斷突破。攻關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油氣勘探開發理論與技術,掌握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煉化主體技術,有力推動我國石油石化產業發展。陸相頁巖油氣、5G智能節點儀、旋轉地質導向鉆井、高溫測井、重油催化裂解、航空潤滑油、液體橡膠、PVA光學膜、氫燃料電池催化劑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大進展。
  ——創新生態支持保障能力不斷優化。深入打造特色科技創新體系,聚焦構建科技創新平臺、完善攻關組織模式、探索科研人員激勵機制、完善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做深“科改行動”,催化劑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大陸架公司3家“科改企業”全部獲評“標桿”稱號,經緯公司入選2023年度“科改行動”擴圍名單。
  ——加快建設能源化工領域重要人才集聚中心和創新高地。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廣泛搭建引才聚才平臺,實施“頭雁工程”建強戰略領軍人才方陣,實施“鑄劍工程”建強創新中堅人才方陣,實施“強基工程”建強一線骨干人才方陣,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成為集聚能源化工領域優秀人才團結奮斗的沃土。
  ——更好發揮資本賦能作用。聚焦產業發展需求,推動更多資源向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形成資本金融新供給。充分利用資本支撐產業改造升級,加大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投資布局,強化對科技創新的全過程金融服務支持。
  2023年,中國石化申請專利10368件、獲得授權專利6309件,發明專利申請數量和授權數量分別占比84.7%和77.2%,遠高于中央企業平均水平;連續5年在央企專利質量排名中位列首位,專利綜合優勢繼續保持央企領先。
戰略合作
戰略合作 全球石油化工網 世偉洛克 北京石油展 API 斯倫貝謝
国产亚洲欧美一区,欧美激情一区二区,欧美欧美天天天天操,99成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