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最大天然氣田進入“休眠狀態”
時間:2023-10-10 14:25
來源:
作者:songxinyuan
據法國《回聲報》網站10月1日報道,格羅寧根天然氣田的關閉計劃經過長期醞釀和推遲,終于得以實施。1日,荷蘭正式停止這一位于該國北部天然氣田的開采活動。它是歐洲最大的天然氣田,使得荷蘭成為歐洲大陸最繁榮的國家之一。
格羅寧根天然氣田于1959年被發現,自1963年開始開采。根據該氣田的運營商(由NAM勘探公司、殼牌和??松M成的財團)提供的數據,該氣田總共生產了約2.3萬億立方米天然氣。但由于周邊地區屢遭地震,繼續開采活動變得越來越困難。
天然氣開采過程中形成的空穴引發地震,造成很多破壞,并在荷蘭引發關于政治責任的爭議。
2022年2月,一份由議會委員會撰寫的報告指責荷蘭政府在獲得開采收益的同時卻“很少關注長期風險”,稱政府在道義上有義務糾正這種情況。
根據荷蘭統計局的數據,自該氣田開始開采以來,荷蘭政府共獲得4170億歐元的收入。這些收入為荷蘭慷慨的福利制度做出了貢獻。
在此背景下,當俄烏沖突爆發時,荷蘭國內出現了一些政治聲音,主張繼續從儲量尚未耗盡的該氣田開采天然氣。但政府并未改變方針。
荷蘭礦業國務秘書漢斯·費爾布里夫的發言人告訴《回聲報》記者:“從10月份開始,格羅寧根氣田將停止生產天然氣。除非出現了異常的安全形勢,比如醫院缺乏供暖用的天然氣,否則不會考慮再開采。”
該氣田將于2024年徹底關閉。在那之前,政府將讓這些設施處于“休眠狀態”,并保留在極端情況下重啟的可能性。
去年10月,格羅寧根氣田的年產量降至30億立方米(維持運營所需的最低水平)。就在五年前,其年產量還超過500億立方米。相當于歐洲天然氣產量的五分之一和消費量的10%左右(法國是格羅寧根氣田供應的國家之一)。
未來幾年,歐洲的天然氣產量將迅速下降。除荷蘭外,北海的天然氣產量也在下降,因為挪威和英國的儲量正在逐漸耗盡。這將導致歐洲更加依賴液化天然氣的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