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能源危機正在推動各國政府采取清潔能源政策
國際能源署(IEA)根據當前政府政策和環境制定的《世界能源展望》情景預測,全球對每種化石燃料的需求即將出現峰值或穩定期
IEA署長法提赫·比羅爾表示,“當前危機的影響之一是,全球天然氣需求快速增長的時代即將結束”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油價網報道,全世界每年在可再生能源和其他清潔能源解決方案上投資數千億美元,但如果仍有機會在2050年前實現凈零排放,全世界每年需要投資超過一萬億美元。
這是國際能源署(IEA)本周發布的《2022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中披露的一些關鍵調查結果。
IEA表示,由于持續的能源危機正在推動各國政府采取更強有力的政策,支持清潔能源,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特別是在爆發地緣政治沖突之后,可再生能源在電力領域的應用,將使煤炭和天然氣的需求在本十年結束前達到峰值。
IEA表示,IEA基于當前政府政策和環境編制的《世界能源展望》情景,首次將全球對每種化石燃料的需求設定為峰值或穩定期。根據IEA的最新估計,就連此前預計需求將繼續增長的天然氣,現在也可能與煤炭和石油一樣,在2030年前后達到峰值。
在既定政策情景(STEPS)中,煤炭使用量將在未來幾年內下降,天然氣需求有望在本十年末前達到平穩期,而電動汽車銷量的上升意味著石油需求將在21世紀30年代中期趨于平穩,到本世紀中期前略有下降。
IEA署長法提赫·比羅爾表示:“當前危機的影響之一是,全球天然氣需求快速增長的時代即將結束。”
“在歐洲,氣候政策加速了對天然氣的依賴。到本世紀20年代中期,新的供應將使天然氣價格下降,液化天然氣對天然氣安全將變得更加重要。”
IEA的最新分析顯示,近期煤炭價格的上漲幅度很小,而且只是暫時的。與此同時,可再生能源預計將繼續飆升,蠶食煤炭和天然氣在電力結構中的份額。
由于國內生產的清潔能源將減少對進口化石燃料的依賴,當前的能源危機可能成為更多采用可再生能源的轉折點。
比羅爾說:“世界各國政府的應對措施承諾使這成為一個歷史性和決定性的轉折點,朝著更清潔、更負擔得起和更安全的能源系統發展。”
這位IEA的負責人表示:“清潔能源的環境理由不需要加強,但支持具有成本競爭力和負擔得起的清潔技術的經濟理由現在更有力了——能源安全理由也是如此。今天對經濟、氣候和安全優先事項的調整已經開始使鐘面朝著對世界人民和地球更好的結果移動。 ”
在《2022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中,IEA表示,在凈零排放(NZE)情景下,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投資需要出現最大的增長之一,從近年的3900億美元增加到2030年前的1.3萬億美元。
到2030年,這一年度支出水平是巨大的,但在能源行業并不罕見。IEA稱,這將相當于化石燃料供應支出的最高水平,2014年化石燃料支出為1.3萬億美元。
如今,清潔能源投資規模巨大,但如果世界有機會在2050年前實現凈零排放,就需要增加更多的投資。
IEA表示:“大幅增加能源投資對于降低未來價格飆升和波動的風險,以及在2050年前步入實現凈零排放正軌至關重要。”
“平穩而安全的能源轉型需要清潔能源投資的大幅增加。要想實現凈零排放情景,到2030年需要將清潔能源和基礎設施支出增加兩倍,同時轉向大幅增加對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