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期“斷氣”!俄聯手油氣大佬,推動成立新聯盟!
時間:2022-09-05 15:21
來源:
作者:songxinyuan
當地時間8月31日9時,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氣)發布公告稱,該公司通過“北溪-1”管道向歐洲進行的天然氣供應已暫停,開始對天然氣輸送機組進行預定的維護工作,為期三天時間。
然而,隨著9月2日七國集團(G7)和歐盟接連表態,決定對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產品實施限價后,俄方“起初的天然氣供應暫停三天”,由于技術原因,變成了無限期“完全停止”“北溪1號”管道天然氣運輸!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更是直接警告,“歐洲將直接沒有俄羅斯天然氣可用”。
“北溪1號”是俄羅斯通往歐洲最大的天然氣管道。2021年,“北溪1號”天然氣輸送量占歐盟進口俄天然氣總量的近40% 。對歐洲來說,“北溪1號”無限期關閉無疑將令其能源危機雪上加霜。
近一年,歐洲經歷了史無前例的天然氣價格暴漲。8月下旬丹麥盛寶銀行大宗商品策略主管奧勒漢森表示,歐洲基準天然氣彼時的交易價格相當于每桶原油410美元!對于此次俄方作出這一反應,西方媒體紛紛表示,“歐洲凜冬提前到來”,此舉將雙方能源戰變為“曠日持久戰”。
俄羅斯在歐洲能源供應上展現出的舉足輕重地位已然毋庸置疑。對于歐洲來說,這場“曠日持久戰”或許才剛剛開始。同處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各項制裁下,俄羅斯和伊朗正在為建立一個“天然氣歐佩克”聯盟而努力。這兩個“同病相憐”、同時在全球天然氣儲量中排名第一、第二的天然氣大國,正努力推動更多的天然氣大國結成聯盟,以期使其在全球天然氣供應中占據主導地位。
01. “天然氣歐佩克”
伊朗石油部的一官員表示:“天然氣被廣泛認為是從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過渡的最佳產品,因此盡可能多地控制全球天然氣的流動將是未來10-20年能源話語權的關鍵。” 隨著全球綠色低碳的發展,天然氣被越來越多地給予厚望,這兩個同處于西方制裁下的天然氣大佬,也越發加快了建立新同盟的腳步。
事實上,“天然氣歐佩克”早有“雛形”。2021年天然氣輸出國論壇(Gas Exporting Countries Forum,即GECF) 在伊朗德黑蘭成立,是一個天然氣生產國的政府間組織。雖然不同于歐佩克, GECF在全球能源市場上的影響力并沒有那么威震八方,但其成員的天然氣家底可謂占據全球的“半壁江山”。
GECF成員中,俄羅斯2020年的已探明天然氣儲量為37.4萬億立方米,約占世界儲量的19.9%,居世界第一位;伊朗天然氣探明儲量為32.1萬億立方米,占世界已探明總儲量的17.1%,居世界第二??ㄋ柼烊粴馓矫鲀α繛?4.4萬億立方米,占總額的13.1%。僅這三大天然氣大國的探明儲量就占全球的50%。整個GECF成員共同控制世界探明天然氣儲量的70%以上。
不僅如此,俄羅斯、伊朗和卡塔爾的天然氣產量在全球分別排名第二、第三和第五。
長期以來,一直有關于加強GECF成員之間合作的言論,使該組織在天然氣市場上變得像歐佩克一樣強大。例如,早在2008年10月,來自俄羅斯、伊朗和卡塔爾的高層人士就曾在德黑蘭會晤,討論三邊合作以及組建一個類似歐佩克的天然氣出口國聯盟的可能性。但一直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然而,今年7月份,俄羅斯和伊朗這兩個油氣大國簽署的價值400億美元經濟合作協議,推動了“天然氣歐佩克”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根據協議內容,俄氣將向伊朗石油業投資400億美元,幫助伊朗國家石油公司開發多個油氣田,還將參與建設伊朗液化天然氣(LNG)項目和天然氣出口管道。
在簽署合作備忘錄后,伊朗石油、天然氣和石化產品出口商聯盟主席哈米德·胡賽尼發表聲明稱,“現在俄羅斯方面得出的結論是,全球天然氣消費量將增加,液化天然氣消費量趨勢在上升,他們自身無法滿足全球需求,因此在天然氣領域俄伊雙方不存在競爭。”他還進一步表示,俄烏沖突的贏家是美國,它將占領歐洲市場,如果伊朗和俄羅斯能夠通過合作降低美國在石油、天然氣及產成品市場的影響力對兩國都是有利的。
02. 全球能源供應格局或生變
俄烏沖突之下,歐洲遭遇能源危機,而美國賺得盆滿缽滿。據德國能源新聞網站IWR 8月30日報道,在俄羅斯液化天然氣(LNG)供應大減之際,歐洲不計成本般地從美國增購天然氣,為美國天然氣供應商帶來前所未有的利潤,平均每艘駛往歐洲的LNG船據稱可賺取超1億美元。
在美國獲暴利的背后,歐洲這場已持續逾1年的能源危機眼下仍看不到終點。比利時能源部長斯特雷滕警告,除非歐盟迅速采取行動,對失控的天然氣價格實施價格上限,否則歐洲未來5到10年的冬天將是“可怕的”。
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油弱氣強的趨勢日益顯露出來。全球氣候危機推動之下的能源轉型,使得天然氣需求步步走高。根據今年6月28日BP發布的2022年版的《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21年全球石油消費仍低于2019年水平,而天然氣的消費則已經高于2019年的水平。一旦“天然氣歐佩克”強勢亮相,包括歐洲在內的世界各主要天然氣進口國將面臨新的供應格局。
目前俄伊加緊合作部署,俄羅斯還將考慮所有機會,鼓勵中東其他主要天然氣大國加入呼之欲出的“天然氣歐佩克”。而世界天然氣探明儲量第三名的卡塔爾,正是其力爭的對象之一。
2019年1月1日,卡塔爾正式退出OPEC,專心致力于天然氣生產。卡塔爾與伊朗在天然氣資源方面的牽絆關系也使其加入“天然氣歐佩克”具有天然氣的“親切性”??ㄋ柵c伊朗共享全球最大的天然氣田-南帕爾斯氣田(South Pars)。該氣田在卡塔爾被稱為北方氣田(North Field),卡塔爾幾乎全部的天然氣產量及大約60%的出口創收都來自于該氣田??ㄋ栃枰c伊朗建立良好的關系,以確保其與伊朗共享的天然氣田能得以在最佳狀態下運行。
近年來,卡塔爾一直尋找擴大液化天然氣產能。7月初卡塔爾宣布完成史上最大液化天然氣項目——油氣田擴建項目(North Field project)的股東招募,道達爾、埃尼(Eni)、康菲、??松梨诤蜌づ七@五大歐美能源巨頭組成豪華陣容,拿下了該項目25%的股份。該擴建項目全部投產后,到2027年,卡塔爾的液化天然氣總產能將從目前的7700萬噸/年提高到1.26億噸/年。
在俄烏沖突上,盡管卡塔爾以捍衛烏克蘭的領土和主權權利為原則,但它并不支持西方對俄羅斯的金融制裁。卡塔爾投資局持有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19%的股份,由于制裁和政治風險等因素,其投資價值已經大幅下降,但并沒有跡象顯示卡塔爾有意大幅撤資。
此外,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對于卡塔爾來說,五年前經歷過一天之內遭到以沙特為首的海灣多國“集體斷交”風波之后,擁抱一個能以其為核心成員的全新聯盟,又何嘗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