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大牛地氣田持續穩產30億立方米的第10個年頭,為實現氣田硬穩產,華北采氣一廠圍繞精細施策確保老井穩產、超前籌劃推進新井上產、優化挖潛措施井增產,全力夯實“30億方持續硬穩定”基礎。
精準施策,老井穩產
“氣田的氣井達到近2000口,大部分為老井,由于地層壓力遞減、部分區塊含水量大,需要針對氣井不同特點精心維護,才能確保氣井正常生產。”華北采氣一廠生產技術室主辦孟楠介紹。
為加強老井精細化管理,該廠堅持氣井全生命周期管理思路,通過明確職責分工、藥劑選型、“一類一法”設計等內容,進一步提高泡排水平,一季度累計泡排督辦調整6批次353井。
氮氣氣舉是救治水淹關停井的有效手段,在開展氣舉前,該廠提前測試明確井筒條件,熟悉工程設計,避免無效氣舉,并根據不同井筒管柱攜液流量確定續流流量,降低注氣量。
一季度共實施制氮氣舉241井次129口井,平均單井次注氮量較去年同期減少1337立方米,氣舉復產井累計增產1735.48萬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增加520萬立方米。
超前籌劃,新井上產
“目前完成鉆前施工18口,已上鉆21口。”該廠產能建設室副主任歐霖正在匯報3月份的作業情況,“新井早投產一天就能提前釋放產能,為產量作出貢獻。”
為確保新井產能建設優質高效提前完成,該廠做實“一井一群”“一井一人”管理要求,對每口正在施工作業的井建立專項群,每周召開手續對接會,分析查找影響進度制約因素,制定解決方案。
截至4月初,氣田內水平井壓裂9口,平均壓裂準備周期指標7天,同比提速15%。一季度投產新井8口,日產氣28.5萬立方米,累產1349.3萬立方米。
優化挖潛 措施增產
“隨著氣田開發的推進,部分氣井出現了‘病態’的低效井、無效井,必須采取外科手術進行治療,才能恢復正常生產。”該廠開發研究所技術主管師景琛告訴記者。
2022年,大牛地氣田措施作業目標是1.01億立方米,廠里任務艱巨,責任重大。為加大措施挖潛,在強化地質認識基礎上,該廠堅持地質工程一體化。
“為提升低效井產能,今年編制了措施作業管理提升方案,保障措施效果。”該廠生產技術室副主任王排營介紹,此方案結合全廠措施作業現狀,從方案設計、工藝技術水平、生產運行效率、措施經濟效益等方面制定5大類11項措施。
目前,DK13-FP13等3口井相繼措施完井后,日產氣平均2.5萬立方米,增產效果顯著。今年已完成措施井6口,日增產8.8萬立方米,累計增產112.3萬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