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研究成未來數字油田建設主旋律
時間:2015-06-04 09:57
來源:
作者:康宏亮
油田的數字化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投資、降低成本,已經成為石油工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然而,國際上數字油田的定義是以設計為中心,注重油田的價值,而國內數字油田的定義是以數據建設為中心,注重數據的管理,雖然都是從數據到信息的過程,但核心問題有所不同。我國從長慶油田將數字油田落地,到新疆油田的智能油田開啟,體現了數字油田的建設從理論到現實,但數字油田價值的體現還不夠高。
打破數據研究與建設的“二八理論”
多方面技術,多廠商開發及產品,導致多個數據庫多標準,長此以往,就會導致數據的多層次,也最終導致數據應用上的困難。無數字油田時代,我們需要大概20%的時間找數據,80%的時間搞研究,而提出數字油田建設后,我們是用80%時間在找數據,20%的時間在搞研究,數據建成后,我們就宣布數字油田已建設全面,但實際上我們只用20%的時間用于數據工程與數據科學的研究,長期以來,形成了“二八理論”,這使我們對數據的認知根本沒有搞明白。對于已建立起來的數據庫,我們不可能丟棄,這就需要我們建立一個新的機制來搞數據建設。
目前,有一種命名為數據專家的技術,通過數據專家,我們能夠將收集數據的80%的時間節省下來,它被稱作數據收集最強大腦。比如15口井,一共17000多的數據收集,過去需要一周的時間,而現在只要兩個小時就可以完成,這項技術的推出也在倡導我們應該花費更多的時間在數據的研究上。這樣,油田的更多“價值”才會有深刻體現。
油田的場景時代即將到來
未來的時代是場景的時代。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我們有了更智能且自動的數據收集器,更大的云存儲,分析能力更強大的云計算。不知不覺中,我們每個人的數據都被收集與分析,我們的一切也變得更加透明。這也意味著,人類社會場景時代的到來。
長安大學數字油田研究所所長高志亮表示,對于油田的場景時代,其實數字油田已經為我們準備好了一切。在擁有數據和技術的前提下,我們所需要的就是發揮大腦,運用思維形成油田的定位系統、社交網絡、大數據和移動設備和傳感器。不管是數據化關系還是油田互聯網、物聯網,其實就是對數據的應用。油藏的勘探,開發,輸送、儲運都可以通過對數據的聯接實現,所以油田物聯網也就是在搞數據化?,F在我們可以應用專業的軟件做虛擬模型,將油藏場景化。比如我們可以模擬一個模型,搞明白為什么90%的海水及10%的油長達20年不變,為什么會達到這種平衡,根據模擬場景分析選擇相應對策。
數字油田正由IT向DT時代轉變
數字油田不是信息化,也不是數字化,而是將信息技術作為內審技術,介于專業技術和管理之間,形成的融合思想。是開創未來油田勘探開發、生產以及技術創新的母體。也許大家沒有感覺到,數字油田已經順利完成了由IT時代向DT(Data technology)時代的過度,以數據驅動油田生產的新模式已悄悄形成。通過數據發現油氣資源,實現國家每年兩億多的油氣產量。長期以來,我們只抓教條,忘研究,不考慮數據的科學性,這與DT時代的價值創造觀念相悖。同時,DT時代,數據驅動的核心是完善數據服務,這就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持,要求做好大數據的分析和數據挖掘工作。
高志亮在第十五屆cippe同期論壇上表示,過去十年我們一直在追蹤數字油田,未來我們要引領數字油田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