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克休斯和 NOV 如何應對不 斷變化的能源格局
時間:2024-12-19 15:05
來源:2024年12月
作者:小編

分析師表示,盡管最近天然氣價格較低,但對碳氫化合物的需求正在上升。新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的建設、輸電線路和電池存儲的限制,都促成了Evercore分析師所說的“天然氣時代”的興起。
天然氣市場長期需求依然存在
貝克休斯在其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中表示,作為“綜合戰略”的一部分,該公司預計到2040年天然氣需求將增長20%,該戰略強調減少排放,而不僅僅是關注燃料來源。貝克休斯首席執行官洛倫佐·西蒙內利在該公司10月23日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該公司預計“可再生能源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也無法取代碳氫化合物,從而使現有的能源系統脫碳”。數據中心運營商對可靠電源的需求已經得到了全行業的認可。天然氣的可靠性和上市速度被視為關鍵優勢。NOV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克萊·威廉斯在10月25日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仍然看好未來十年對石油,特別是天然氣的長期需求,因為人工智能驅動的電力需求預計將在美國急劇上升,而全球經濟的強勁增長將不可避免地推動對更多石油和天然氣的需求。”貝克休斯和NOV都將自己定位于利用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
貝克休斯與NOV的戰略部署
隨著人工智能的普及,貝克休斯的重點仍然是集成解決方案和技術開發,例如人工智能自動化油田現場生產解決方案——Leucipa。在第三季度,"一個主要的全球運營商擴大了Leucipa在二疊紀盆地多口井的使用,通過實時現場編排來生產更低碳的短周期桶,從而實現了優化的回收率"。貝克休斯還宣布了一項新的戰略合作雷普索爾(西班牙石油公司)在10月初,為Leucipa在其全球上游產品組合中開發和部署下一代人工智能功能。除了不斷增長的天然氣需求推動的技術進步外,兩家公司在全球鉆井市場上取得的大部分進步都是由美國頁巖油生產的進步推動的。威廉姆斯說,曾經被認為是昂貴和不切實際的技術,實際上已經在美國生產中帶來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效率提高。這種收益導致了對其它市場(即離岸市場)的投資被擠出,但他認為,這一趨勢將慢慢逆轉,允許該領域出現更多發展。威廉姆斯表示,NOV最近宣布了墨西哥灣卡斯基達高壓油藏的綠地開發,“這一壯舉得益于NOV開發的領先的20,000psi設備取得的成就。他還提到了蘇里南近海的開發項目和中東的其他天然氣設施。貝克休斯在海上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本季度獲得了幾項關鍵合同,其中包括兩項新的FPSO訂單,將其年度總數增加到4個。此外,Saipem還授予貝克休斯一份合同,為安哥拉KaminhoFSO項目提供BCL和ICL離心壓縮機,并向迪拜石油公司提供10臺壓縮機,用于Margham天然氣儲存設施。
短期和長期市場博弈
盡管海上業務有所增長,但威廉姆斯警告稱,該行業面臨成本約束挑戰,短期內鉆井活動可能會減少,這將導致NOV鉆井承包商客戶的日歷上出現更多的未簽約時間或“空白”。“我們現在認為,空白地帶效應開始減緩我們鉆井承包商客戶到2025年的一些支出計劃。”威廉姆斯說:“雖然我們預計一些公司將在這些空白時期繼續投資于其海上鉆井平臺,但我們知道其他公司可能正在考慮放緩近期支出。”貝克休斯表示,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也可能對油價產生影響,但該公司對2024年的上游支出保持樂觀。該公司將戰略重點放在天然氣和技術解決方案上,似乎為短期市場波動提供了緩沖。“隨著上游周期的成熟,我們預計我們的客戶將越來越關注現有資產的優化生產,為我們成熟的資產解決方案提供重要的增長機會……我們將繼續看到強勁的增長,這將推動對我們天然氣主導產品和解決方案的需求。”西蒙內利說。由于中國石油需求放緩和石油輸出國組織產能過剩,NOV在第三季度感受到了大宗商品價格的壓力,導致NOV對運營商和服務公司的前景更加謹慎。相反,NOV正在努力應對石油和天然氣運營商謹慎支出環境的壓力。NOV預計,由于頁巖行業持續整合以及低油價對產量增長的影響,2025年初對海上鉆井設備的需求可能會放緩。然而,隨著供應鏈問題的解決,威廉姆斯預計會復蘇。他說:“我認為,隨著FPSO供應鏈的需求加速,大多數人預計2026年及以后的鉆井活動將會增加。”“我們的初步預期是,到2025年初,對海上鉆井設備以及海上鉆井平臺的售后備件和支持的需求將適度下降,然后在2025年下半年看到需求再次增長。”
財務狀況
在財務上,盡管市場發生了各種變化,但兩家公司都取得了穩健的業績。貝克休斯報告第三季度EBITDA為7.54億美元,同比增長20%。該公司實現了2017年以來最高的EBITDA利潤率,為17.5%,這一增長歸功于其各細分市場的利潤率增長和成本結構的改善。最近的關鍵合同,包括FPSO液化天然氣設施的訂單和協議,是其更大的脫碳戰略的一部分,因為他們希望利用技術和提高能源效率。相比之下,NOV公布的EBITDA為2.86億美元,比第二季度增長2%,比去年同期增長7%。該公司的EBITDA利潤率為13.1%,這得益于運營效率的提高和利潤率的提高。增長的長周期資本設備收入幫助抵消了公司某些短周期產品的下降。兩家公司都對長期能源需求持樂觀態度,即使面對不斷變化的能源格局。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