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管道設備
長輸油氣管道工程關鍵設備主要包括:管道非開挖敷管鉆機、天然氣長輸管道增壓機組、高效大流量輸油管線泵、大口徑高壓油氣管道閥門和管道檢控設備等。包括敷管鉆機、天然氣長輸管道增壓機組、大口徑高壓油氣集輸管道閥門和油氣管道鋼管等設備和器材。預計“十一五”期間,2萬千瓦及以上的大型天然氣長輸管線離心增壓機組的需要量約為100臺套左右,大口徑高壓油氣集輸管道閥門(>1米)在消化、吸收引進技術的基礎上將有所突破。
敷管鉆機,“非開挖”敷設地下管道是目前國際最先進的方法 由于對自然環境破壞很小,符合現代文明施工等明顯特點,市場前景廣闊。目前國內小型管道非開挖敷設管道定向鉆機研發已有一定基礎,而大種型鉆機一直依賴進口。
天然氣長輸管道增壓機組 天然氣長輸管線壓縮機是實現天然氣的長距離輸送的核心設備。長輸管線壓縮機大多安裝在野外缺水少電的地方,因此對壓縮機要求很高。目前國內天然氣長輸管線增壓用的大型燃氣輪機加離心壓縮機和變頻電機加離心壓縮機的制造還是空白。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沈陽鼓風機集團引進了GE-NP公司的離心壓縮機設計制造技術,先后設計制造了600多臺MCL和BCL型壓縮機,其中天然氣壓縮機近10臺;2001年,沈鼓集團與南航公司聯合簽訂了銀川天然氣管線燃氣機組供應合同,其中壓縮機是沈鼓公司獨立設計制造的PCL303型壓縮機。2004年,沈陽黎明發動機公司研發了大型燃氣輪機,輸出功率1.78萬kW,并有1.28萬kW的機組應用于大慶油田熱電聯產。2008年,由西航發、哈動集團和703所等單位共同研制了GT25000型燃氣輪機,用于船舶和艦艇,功率為2.5萬kW。
大口徑高壓油氣集輸管道閥門 我國在大口徑閥門(≥1米)生產上還是空白。在西氣東輸一期工程26"(660mm)以下球閥的招標中,僅有一家合資公司中標;在二期工程的大口徑全焊式管線鍛鋼球閥招標中,自貢高壓閥門公司一舉中標,打破了國外公司的壟斷局面。2001年自貢高壓閥門有限公司與GE新比隆公司簽署技術合同,全面引進閥門技術,包括焊接式、分體式、頂裝式球閥,但還處于消化吸收和工業性試驗階段。西氣東輸工程需要大型焊接式球閥全部是國外進口。國內在26"(660mm)以下的球閥招標中,有四川、上海、蘇州等5家企業參加投標,中標的是上海耐萊斯•詹姆斯伯雷閥門有限公司,是一家合資公司。這是西氣東輸工程中國內惟一的種型球閥供應商。且全部是三段式結構。
管道檢控設備 目前管道檢控設備主要還是依賴進口。 隨著管道建設迅猛發展,管道設備國產化雖然也有一定進展,但與鋼管國產化相比,進展相對緩慢。
國產化之路
2009年4月17日,國家能源局在沈陽召開了天然氣長輸管道關鍵設備國產化工作會議。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出席會議并講話,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油氣司領導出席會議,遼寧省副省長劉國強參加會議并陪同到企業進行調研和座談,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沈陽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等13個單位的有關領導及代表參加了會議。
會上,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匯報了長輸管道輸送關鍵設備市場需求和國產化計劃,沈鼓集團、成都成高閥門公司分別匯報了管線壓縮機組研發、大型管線球閥開發情況。
根據中國石油管道建設規劃,到2015年,預計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新增里程約3.8萬公里,對壓縮機組、大口徑閥門等關鍵設備需求量巨大。在西氣東輸一期工程建設中,國內用戶和制造企業合作,成功實現X70、X80鋼板以及螺旋管和直縫管的國產化,有效抑制了國外的鋼材、鋼管價格;積極促成GE公司與沈鼓集團達成合作制造技術協議,為其定遠壓氣站提供了一臺PCL803型備選壓縮機,實現了部分干線截斷閥國產化能力;并逐步實現了防腐材料、計量調壓成撬設備全面國產化,通訊設備完全由國內采購。
為進一步加快我國長輸管線關鍵設備國產化,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確定以西氣東輸二期工程建設為依托,積極組織協調和加大長輸管線關鍵設備研發的推進力度,以30兆瓦級燃壓機組和18兆瓦級電壓機組研制等七個為重點課題,支持沈鼓集團、中航集團、哈爾濱電機、上海電機、成都成高、上海耐萊斯等公司依托用戶,成立聯合攻關研制項目組,制定相關設備國產化實施計劃,扎實推進西氣東輸二期工程關鍵設備國產化進程。
張國寶副主任在聽取各單位匯報后做了總結講話。他說,西氣東輸二期工程長輸管線設備國產化的重點是場站設備,這是國產化的重要標志。其中最關鍵的主要設備是大型壓縮機組和干線球閥兩類設備,設備需求量大,應為我國裝備制造業,特別是大型壓縮機、大型閥門生產企業提供重要的實踐機會,促進產品結構升級和優化,推動企業技術進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這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降低成本和工程造價、拉動內需,以及落實國務院關于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都具有重大意義。近幾年,國家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大力推進裝備國產化,在用戶積極配合下,進展順利。中國裝備的“首臺”、“首套”開發應用經過實踐證明,也非??煽?。確保產品質量和提高可靠性是推進設備特別是關鍵設備國產化的前提。他強調,用戶單位不能簡單的以“不放心”來拒絕采用國產設備。
他指出,中石油在實施西氣東輸工程中,在整體推進長輸管線用材以及成套設備的國產化進程中做出了很多工作,取得的成績值得肯定。在西氣東輸二期工程關鍵設備采購中,要繼續把國產化工作向深推進,加大落實力度。他強調,在國家組織協調下,用戶單位與制造業共同研究推進設備國產化的辦法。對目前國內還不具備設計或集成技術的關鍵裝備,要堅持以國內市場資源為籌碼,將商務談判與技術談判同時進行,要求外方承諾轉讓技術,以促進制造企業逐步掌握集成技術;對已經有條件為主成套的產品,如電驅動場站的壓機組和大型球閥,要依托項目建設,推進制造企業、業主、科研單位的聯合攻關,及早將新產品用于工程建設;制造企業也要全力以赴,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加大自主研發力度,特別是對尚無業績的“首臺(套)”產品,要嚴格按照技術規范認真完成各項試驗驗證,讓用戶單位放心;國家能源局也要積極協調,盡快促成雙方簽訂研發和攻關協議,進一步落實研發資金問題,落實西二期工程首臺(套)設備的應用,要在這方面有所突破。
國家對管道設備的國產化非常重視,相關規劃、政策、措施相繼出臺,促其加快實施進程。相信在國家各項優惠政策和措施的推動下,依托西氣東輸二線等工程建設,油氣管道設備國產化必定會取得更大成果。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