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石油故事

淡去的石油戰歌

時間:2018-10-09 16:52 來源: 作者:宮柯

1960 年 初 春, 轟 轟 烈 烈的大慶石油會戰在一片荒原上拉開了帷幕,來自全國各地的八千多石油職工和三萬余名解放軍轉業官兵云集到濱州鐵路線上的四等小站薩爾圖。沸騰的會戰工地人海如潮,歌聲嘹亮,頭戴鋁盔的石油工人高唱《社會主義好》、《我們走在大路上》,轉業的官兵則延續部隊的作風齊唱《我是一個兵》、《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此情此景,讓剛上任的大慶石油會戰領導小組副組長張文彬既興奮又遺憾。他是軍旅出身,曾任石油工程第一師的政委,深知每逢大戰一首好歌的感召力猶如精銳武器,能夠起到鼓舞士氣,催人奮進的激勵作用,萌發了要創作一首抒發石油人豪情壯志歌曲的想法??嘤谧约翰簧瞄L作詞譜曲,開始暗中物色人選。大慶石油會戰開始之際,全國各石油單位都成建制派遣隊伍參戰,分區承擔詳探和開發試驗任務。
 
此時,張文彬肩負的新疆石油管理局局長職務還沒有卸任,他指示新疆石油管理局文工團到大慶石油會戰前線進行慰問演出。其中有一名叫徐志良的年輕人,四川省成都人,1958 年畢業于北京石油學院鉆采系采油專業,分配到新疆克拉瑪依油田修井一隊實習期間,選調到局文工團創作文藝節目。
 
他隨團一到大慶立刻被火熱的石油會戰場面所感動,即興創作了一段反應石油工人大干快上的對口詞,演出后受到好評。張文彬非常欣賞徐志良創作的臺詞“石油工人不怕苦,要把困難當豆腐。 ” 感覺這個人有才藝有激情,看來創作大慶石油會戰第一首歌曲他是比較適合的人選。新疆石油管理局文工團在大慶石油會戰前線完成了為期半年的慰問演出,10 月份返回新疆。臨行前徐志良被張文彬副指揮單獨召見,問他愿不愿意留下來參加大慶石油會戰。
 
徐志良毫不猶豫當即表示同意,此刻他意識全團就留下他一個人定有原因。張文彬副指揮看出了徐志良的心思,笑呵呵地說:“聽說你的愛人是相聲演員馬季先生的表妹,還是你大學的同學,如果她沒有意見就一起來嘛,你們夫妻倆的工作由我安排,先隨團回新疆安頓, 準備好了馬上到我這兒來報到。 ”1960 年底,徐志良夫婦把不滿周歲的孩子托付給北京親屬撫養,匆匆趕到大慶石油會戰指揮部,找到張文彬副指揮請示工作。張文彬副指揮破例給夫妻倆安排了一間剛蓋好的干打壘土屋住下,并通知徐志良:“夫人去地質指揮所從事研究工作,你的任務另找時間詳談。”一頭霧水的徐志良苦悶了好幾天,不知道張文彬副指揮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幾天后,百忙之中的張文彬再次單獨召見徐志良。語重心長地談了要他創作一首石油會戰歌曲的工作任務。響鼓不用重錘,面對領導的信任和期待,徐志良堅定地表示一定全身心投入創作,用最短的時間寫出不負眾望的歌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接受任務后徐志良白天到石油會戰工地體驗生活,晚上在散發泥草味道的干打壘里冥思苦想。當時反應石油人的歌曲很少,只有一首《克拉瑪依之歌》唱響了全國。如何能激發出與石油大會戰相關的靈感, 讓徐志良長夜難眠, 沒有食欲。
 
有一天,他在廣播里聽到了贊譽魯迅是硬骨頭的文藝評論,頓時眼前一亮, 創作的激情油然而生,揮手寫出了以“石油工人硬骨頭”為標題的三段歌詞:石油工人硬骨頭,哪里有困難往哪里走,踏遍祖國好山河,翻天覆地顯身手。石油工人硬骨頭,鐵打的肩膀鋼鑄的手,劈荊斬棘創大業,千斤重擔挑起走。石油工人硬骨頭,只有向前絕不退后,毛主席著作學的好,一顆紅心跟黨走。奮發圖強,艱苦奮斗,為了社會主義,永做五好紅旗手。
 
張文彬副指揮審閱了徐志良提交的歌詞很滿意,一次通過。當時海軍政治部文工團的手風琴演奏員趙振林正在大慶油田體驗生活,他用激昂的旋律為歌詞譜了曲。新疆文工團將其排練成男生小合唱試演,張文彬副指揮看了彩排心滿意足,批準作為大慶石油會戰的第一首戰歌, 傳唱到百里油田的每一處角落。
 
1961 年底,《工人日報》發表文章向全國推薦了《石油工人硬骨頭》這首歌。1964 年,薛柱國作詞、秦詠誠譜曲的《我為祖國獻石油》這首新歌在大慶油田唱響之后, 《石油工人硬骨頭》漸漸淡去了榮光。上個世紀 70 年代以后加入石油隊伍的人,甚至不知道在《我為祖國獻石油》之前還有一首反映石油人戰天斗地精神風貌的好歌,曾經紅極一時。寫了幾稿,自己都不滿意,推倒了再寫。

戰略合作
戰略合作 全球石油化工網 世偉洛克 北京石油展 API 斯倫貝謝
国产亚洲欧美一区,欧美激情一区二区,欧美欧美天天天天操,99成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