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科技創新再獲重大突破
時間:2019-11-26 10:45
來源:
作者:songxinyuan

11月20日,由工程技術研究院休斯敦中心自主研發的全可溶橋塞,在西南油氣田長寧公司寧216H19-4井首次全井應用獲得成功。此次全井應用的成功,是繼可溶材料和全可溶橋塞井下先導性試驗取得成功后的又一重大突破。
該井應用的全可溶橋塞由工程技術研究院休斯敦中心自主研發,研發過程得到了西南油氣田的大力支持。2017年3月,西南油氣田聯合休斯敦中心共同開展“新型可溶材料及全可溶橋塞聯合研發攻關項目”。經過18個月的實驗攻關,項目組首先在新型可溶金屬材料、可溶橡膠材料上取得突破,材料性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依托于可溶材料的突破,西南頁巖氣版全可溶橋塞順利完成了西南油氣田地面測試及威遠頁巖氣先導性現場試驗,具備了開展全井現場應用試驗的技術條件。
今年9月,為了更好地應對頁巖氣區塊中高礦化度液體環境及井筒套管高變形的風險,項目組開始多方論證現場試驗方案,明確試驗井安排。在完成現場施工技術交底、應急處置預案演練后進入模擬施工階段。10月24日,寧216H19-4井正式開始壓裂作業。11月12日,最后一支全可溶橋塞按照壓裂設計要求完成最后井段的壓裂作業。20天的壓裂施工,試驗團隊完成了22支全可溶橋塞的全井施工作業。11月20日,試驗井完成連續油管全井筒通井作業,橋塞溶解性能表現優異,單只橋塞平均通井時間處于同區塊領先水平,標志著該全可溶橋塞已能夠滿足西南油氣田頁巖氣區塊復雜井況的技術要求,為下一步規模推廣奠定了基礎。
工程技術研究院休斯敦中心還開展了多種不同外徑尺寸、不同溫度等級的全可溶橋塞系列產品研發,可用于國內多個頁巖油氣、致密油氣等重點非常規油氣上產區塊,計劃于2020年開始全面進行現場試驗及規模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