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行業正在經歷由B2B電子商務、云計算、區塊鏈和人工智能推動的數字化轉型,旨在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然而,數字化應用方面的地區差異導致行業格局碎片化,許多供應商,尤其是規模較小的農村供應商,難以跟上發展步伐。彌合這一差距對于確保供應鏈更具包容性和效率至關重要。
能源行業正處于數字化轉型的十字路口。B2B 電子商務、云計算、區塊鏈以及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有望提升供應鏈效率、降低成本并簡化采購流程。然而,盡管這些技術具有不可否認的潛力,但仍存在重大挑戰——尤其是在數字化應用方面存在地區差異。那些已全面采用數字解決方案的市場與落后的市場之間存在差距,這導致行業格局碎片化,許多供應商,特別是規模較小的供應商以及來自農村地區的供應商,難以跟上發展步伐。
能源供應鏈中不斷擴大的數字鴻溝
雖然像歐洲(歐盟)這樣的地區通過諸如開放式泛歐在線公共采購計劃(OpenPEPPOL,最初是名為泛歐公共采購在線的企業對政府指令)等舉措,在規范數字化流程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世界其他地區,尤其是北美,在實現全面數字化整合方面仍面臨著相當大的挑戰。
在北美和亞太等地區的許多能源公司仍在依靠過時的紙質方式進行商業交易,比如使用紙質發票和PDF格式發票,以及進行人工核查。對這種緩慢的人工流程的依賴導致了效率低下,并使規模較小的供應商,尤其是那些位于偏遠地區或服務不足地區的供應商,處于明顯的劣勢。
圖1 缺乏針對標準化數字采購和發票系統的國家級強制規定,這加劇了供應鏈中的數字鴻溝。為了充分釋放數字技術在能源供應鏈中的潛力,迫切需要在各地區實現更高程度的標準化,并使監管措施保持一致。
缺乏針對標準化數字采購和發票系統的國家級強制規定,這進一步加劇了這一問題,如圖1所示。與歐盟不同,在歐盟,電子發票和數字采購標準是強制執行的,而北美能源公司不受此類法規的約束,這意味著它們可以自由地繼續采用過時的業務操作方式。這種缺乏一致性的情況對行業發展構成了重大阻礙。規模較小的供應商可能缺乏實施數字系統的資源,因而不得不依賴拼湊而成的人工流程來運營業務,這些流程不僅耗時,而且容易出錯,進而導致業務延誤并增加額外成本。
碎片化與監管的復雜性
在那些數字標準正在形成的地區,當地法規之間缺乏一致性仍然是一個挑戰。即使在強制要求一定程度數字整合的歐盟內部,各個國家在發票、采購和支付處理方面仍有不同的要求。這就形成了這樣一種局面:能源供應商必須不斷調整自己的系統以適應多樣化的監管框架,企業不得不應對持續存在的復雜性。
雖然開放式泛歐在線公共采購計劃已簡化了多個歐洲國家的數字發票流程,但歐盟以外地區的許多國家都提出了各自獨特的要求。例如,哥倫比亞(拉丁美洲地區)和馬來西亞(亞太地區)等國家推出了自己獨特的模式,如用于電子發票的哥倫比亞國家稅務和海關局模式和馬來西亞電子發票模式。
這種地區性的碎片化導致了顯著的低效率,因為能源公司不得不投資于昂貴的技術解決方案,以滿足每個國家的特定法規要求。這些解決方案往往難以與現有的系統無縫集成,進而導致情況更加復雜。因此,企業在一個碎片化且成本高昂的數字環境中運營,電子商務和數字采購的優勢無法得到均衡體現。企業非但沒有從標準化、可互操作的系統中獲益,反而要應對拼湊而成的各種法規,這不僅增加了成本,還阻礙了整個供應鏈的效率提升。
盡管像開放式泛歐在線公共采購計劃、哥倫比亞國家稅務和海關局以及馬來西亞電子發票等由政府強制推行的舉措,在實現跨行業電子發票流程標準化方面邁出了正確的一步,但這些舉措依賴于政府強制推行來促使企業采用,而非憑借已被證實的行業效率來推動市場采用。此外,這些舉措在提供必要的強大數據保護方面仍有不足。由于各方之間會交換大量敏感數據,這些系統往往無法確保在數據傳輸過程中對信息進行充分的安全保護和隱私保障。
數字鴻溝:小型供應商被排除在外
數字鴻溝仍然是能源供應鏈所面臨的最緊迫挑戰之一。大型能源公司能夠投資于滿足新數字要求所需的技術和基礎設施,而規模較小的企業,尤其是那些位于農村地區或新興市場的企業,則面臨著重大障礙。這些供應商往往無法使用寬帶、數字銀行以及能夠實現無縫電子商務交易的金融技術。
在很多情況下,農村地區的供應商仍然依賴傳統的線下方式,比如傳真、電話,甚至是郵政服務,因為他們缺乏能夠讓其全面參與數字供應鏈的技術、合適的數字工具或網絡連接。這些差距不僅體現在技術方面,也體現在資金方面;對于小型企業來說,升級數字基礎設施所需的成本高得令人望而卻步,他們往往難以承擔合規所需的投資,更不用說進行數字化轉型了。
這種無法獲取技術的情況加劇了能源供應鏈中現有的不平等現象。這不僅限制了小型供應商進入新數字市場的能力,還損害了實現包容性數字化轉型這一更廣泛的目標。如果無法平等地使用數字工具和平臺,小型供應商就無法享受到數字供應鏈所帶來的運營效率提高、成本降低以及透明度提升等好處。
對采購及供應商多樣性的影響
數字采購系統的碎片化以及小型供應商在數字領域被邊緣化,對能源行業的采購實踐產生了直接影響。在監管要求繁雜不一的地區開展業務的能源公司,不得不依據能夠滿足數字標準的供應商的可獲得性來做出決策。這可能會導致供應商的多樣性減少,因為那些無法滿足數字采購平臺在技術或資金方面要求的小公司會被完全排除在供應鏈之外。
此外,由于缺乏標準化的數字系統,人工采購流程占據主導地位。這可能會導致效率低下、延誤以及運營成本增加,同時在跟蹤和核實交易方面也會面臨挑戰。能源公司最終可能會擁有一個脫節的采購系統,缺乏新型數字技術所提供的實時可見性、可追溯性和自動化功能。這不僅使得管理復雜的供應鏈變得更加困難,還使能源公司面臨不符合不斷變化的法規要求的風險。
邁向包容性數字化轉型
為了充分挖掘數字技術在能源供應鏈中的潛力,迫切需要在各地區實現更高程度的標準化,并使監管達成一致。歐盟采用開放式泛歐在線公共采購計劃(OpenPEPPOL)以及類似舉措,彰顯了標準化、可互操作的系統在簡化采購和發票流程方面的強大作用。此類系統有助于簡化交易、提高透明度、減少錯誤,并為所有參與者營造更具可預測性的商業環境。然而,像北美這樣的地區仍面臨重大挑戰。由于缺乏國家級的電子發票強制規定,企業不得不依賴不一致的集成模式和不同的業務流程,這導致了效率低下,因為企業針對每個客戶往往使用略有不同的系統,從而阻礙了整體的發展進程。
北美需要采取結構化的方法。為了推動標準化數字流程的廣泛應用,北美采取更具結構化的方法至關重要——引入強制性規定往往能使這種方法取得最大成功。國家級的電子發票標準不僅能增強互操作性,還能提升能源、銀行和貿易等行業的效率。當所有公司都采用相同的發票模式時,它可以簡化跨行業交易,通過自動化支付和收款來改善銀行業務,減少欺詐行為,并提高財務流程的透明度。這種統一的系統將實現更快的支付,更好地跟蹤金融交易,并使企業與政府實體之間的互動更加順暢,從而增進信任并減輕行政負擔。
有一個在全球范圍內得到認可的模式,能夠助力北美實現這一轉型,那就是數字商業網絡聯盟,它提供了一個標準化的電子發票平臺,旨在供各個行業和地區采用。數字商業網絡聯盟的獨特之處在于,它是基于一項跨行業倡議而創立的,而非由政府強制推行。此外,它具備強大的數據保護和商業秘密保護措施,這些特性與OFS門戶的互操作性協議中的保護措施高度契合。當全球各地的組織都采用標準化系統進行數字化轉型時,其他模式可能無法提供同等水平的安全性,而數字商業網絡聯盟則提供了一個經過驗證的、可互操作的解決方案,能夠確保敏感數據得到保護,如圖2所示。
圖2 交換框架。
除了使監管協調一致外,能源公司還必須齊心協力,通過投資支持小型供應商和農村供應商的技術與基礎設施來彌合數字鴻溝。這包括采用標準化系統和運營模式,確保供應鏈各個層級都能實現無縫整合,而不受供應商規?;蛩诘氐挠绊?。然而,在缺乏國家級強制規定的情況下,政府補貼和激勵措施在推動這些數字工具的應用方面能發揮關鍵作用。通過提供財政支持,政府可以降低小型供應商面臨的障礙,幫助他們投資必要的技術和基礎設施。此外,提供培訓項目將確保供應商掌握有效使用新系統的知識。
支持諸如擴大寬帶接入和互聯網連接等更廣泛的舉措,將進一步助力小型供應商,尤其是那些位于農村地區或服務不足地區的供應商,全面參與到數字生態系統中。通過營造一個更具包容性的數字環境,由政府推動的激勵措施,再配合行業的努力,能夠確保無論規模大小或身處何地,所有供應商都能享受到數字化轉型帶來的益處。
并非所有的數字工具都一定復雜或昂貴,特別是對于中小型企業而言。例如,OFS門戶的成員及其客戶已成功采用了諸如我們的目錄管理與聯合系統之類的工具。這一具有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實現了價格目錄的標準化,自動化了工作流程和審批程序,并促進了雙向和三向發票匹配——幫助各種規模的供應商簡化運營、提高準確性并降低間接成本。
通過為電子發票創建一個標準化、可互操作的框架,并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和采用激勵措施,北美能夠充分釋放數字技術的優勢,讓供應鏈對所有相關參與者來說更高效、更透明且更具包容性。
成功的框架
當各組織無論是受政府強制要求的驅動,還是出于想要在數字化進程中保持領先地位的意愿,對其數字化轉型框架進行周全的投資時,它們就能更迅速、高效地將自身系統與更廣泛的供應鏈進行整合。通過實施合適的框架,企業能夠為實現無縫互操作性奠定堅實基礎,從而實現與供應商及利益相關方更高效的協作。
這種積極主動的方法不僅能簡化整合流程,還能提升供應鏈的靈活性和效率,使各組織能夠領先于監管變化和市場需求。此外,一個精心設計的框架建立在法律層面之上,能確保強大的數據治理、安全性和數據所有權,并通過行業標準進一步強化,隨著供應鏈的發展,提供了額外的保護層面。
整合各方要素
能源供應鏈未來的韌性取決于端到端的無縫數字化集成,涵蓋采購、支付、物流以及合規管理等方面。諸如區塊鏈、人工智能和云計算等技術正在改變供應鏈,并提供實時洞察。然而,只有當所有供應商,無論其規模大小或所處位置如何,都能參與到數字生態系統中時,這些技術帶來的益處才能得到充分實現。
為了實現這一愿景,能源行業必須通過開發標準化、具有包容性的數字平臺來協同解決在數字技術應用方面存在的地區差異,這些平臺既要支持大型企業,也要助力小型供應商。同時,還應采用統一、標準化的電子發票模式,以確保整個供應鏈實現無縫整合。通過將協作、標準化和包容性放在優先位置,能源行業能夠充分挖掘數字供應鏈的潛力,為各方推動更高的效率、透明度和可持續性發展。
通過創建一個集成的、標準化的數字框架,并提供有針對性的政府激勵措施以及行業工具,來幫助小型供應商克服采用數字技術的障礙,從而推動這一轉型。財政支持和培訓項目能夠讓這些供應商對必要的技術進行投資,確保他們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不被落下。通過這些努力,能源行業能夠為打造更具韌性和效率的全球供應鏈鋪平道路,不僅能實現運營方面的改善,還能促進長期的可持續發展。
能源供應鏈的未來在于讓從大型企業到小型農村供應商的所有參與者都能實現數字化轉型。通過培育一個具有包容性、可互操作的數字生態系統,我們能夠確保沒有人被排除在更高效、更透明且更具可持續性的供應鏈所帶來的益處之外。
關于OFS門戶
OFS門戶為能源行業的供應商和服務提供商實現B2B電子商務集成的變革。OFS門戶由 12 家領先的油田服務公司共同創立,這些公司包括ABB、貝克休斯、BJ服務公司(現稱BJ能源解決方案公司)、庫珀卡梅倫公司(現稱斯倫貝謝公司)、恩斯科公司(現稱瓦拉里斯公司)、FMC公司(現稱德希尼布法馬通公司)、哈里伯頓公司、國民油井公司(現稱國民油井華高公司)、斯倫貝謝公司(現稱斯倫貝謝公司)、史密斯國際公司(現稱斯倫貝謝公司)、跨洋賽科福瑞克斯公司(現稱跨洋公司)以及威德福公司。自成立以來,OFS門戶一直處于標準化電子目錄和服務協議信息領域的前沿。
目前的會員包括貝克休斯、哈里伯頓、Select能源服務公司和井筒完整性解決方案公司等知名企業,借助OFS門戶強大的框架來優化運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