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然氣產業發展論壇
暨
LNG技術裝備智能化研討會
江蘇南京
2025年10月15日-17日
活動背景
background
天然氣作為低碳、清潔的化石能源,正成為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過渡能源。近年來,受地緣政治沖突、能源安全需求升級及“雙碳”戰略驅動,天然氣行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全球能源格局的深刻變革重塑了LNG貿易流向,亞洲市場占比持續提升,中國作為最大的LNG進口國,2024年進口規模占全球總量約30%,接收站接卸能力突破1.63億噸/年,建成全球第三大天然氣儲備體系,凸顯其戰略地位。與此同時,“碳中和”目標倒逼行業向低碳化轉型,LNG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優化成為焦點,LNG工程建設領域正朝著大型化、模塊化與智能化方向穩步邁進。
本次會議的舉辦,旨在匯聚產業鏈上下游資源,聚焦技術突破、裝備升級與智能化轉型,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本次活動為行業內專家、企業、決策者提供一個深入交流的平臺,為推動“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LNG技術裝備“走出去”提供思路。通過總結“中國方案”,如數字化交付經驗,推動技術標準國際化等,增強全球LNG產業鏈話語權。在“雙碳”目標指引下,LNG行業的技術創新與生態協同,將成為中國邁向清潔能源強國的重要支撐,也為全球能源轉型貢獻東方智慧。
組織機構
Organization
指導單位:
中國城市燃氣協會LNG專業委員會
聯合主辦:
LNG接收站建造師
LNG信息平臺
燃次方【天然氣行業信息服務平臺】
承辦單位:
北京晨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億利會展有限公司
Highlights
本次活動亮點介紹
聚焦行業前沿趨勢
圍繞LNG產業低碳化、智能化轉型,深入探討超大型儲罐技術、冷能綜合利用、數字孿生運維等前沿議題,緊扣“雙碳”目標與能源安全國家戰略。
專場技術研討
邀請行業權威專家及企業家,分享LNG接收站、創新技術、裝備智能化研究成果,提升會議學術高度。
產學研深度聯動
邀約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參與,推動“技術攻關+場景應用”閉環落地。
多維度互動形式
設置技術辯論會、案例分享、供需對接會,鼓勵參會者參與“LNG調峰保供策略”“氫能替代路徑”等爭議性話題的深度思辨。
Participating Units
主要參會單位
1.能源相關單位、發改委相關司局、能源智囊機構、行業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專
家及領導。
2.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國家管網公司等企業主管領導和專家。
3.液化天然氣業主、工程建設、工程設計、管道、銷售公司等單位的生產運營
處、物 資采購處、安環處等部門主管負責人。
4.大型燃氣公司和油(氣)儲氣庫相關領導及天然氣銷售公司相關人員.
5.天然氣液化、接收站、運輸、重大裝備、LNG 產業鏈廠商、貿易、IT 信息服
務商等公司負責人、天然氣銷售、技術人員參與。
6.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移動應用、網絡安全等信息技術戰略
合作單位、技術服務商和產品供應商領導、技術專家等。
Topic
大會擬定議題
【一】 全球能源轉型與天然氣產業戰略定位
1.碳中和目標下LNG產業鏈的碳排放優化路徑
2.國際能源政策調整對LNG貿易的影響
3.區域市場需求分化:亞洲溢價弱化與歐洲補庫需求持續性分析
4.全球LNG供應過剩風險與產能擴張周期匹配度
5.地緣政治沖突對能源供應鏈的長期影響
6.天然氣價格波動機制與金融衍生品創新
7.新興經濟體(東南亞、非洲)天然氣消費增長對全球格局的重塑
8. LNG產業在“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中的戰略價值
【二】 LNG市場格局與貿易模式變革
1.靈活貿易模式興起:現貨交易、虛擬管道、聯合采購機制的創新實踐
2.區域化交易趨勢:亞太、歐洲、美洲市場一體化與本地化策略
3.LNG運輸成本優化路徑:船型大型化、航線智能化與冰區航道開發
4.接收站布局與終端市場競爭(如中國沿海接收站產能過剩與差異化定位)
5.長期協議與現貨交易的占比動態平衡及風險對沖策略
6.貿易壁壘與全球化挑戰:制裁、關稅與技術出口限制的影響
7.企業戰略調整:資源池整合、輕資產模式與上下游一體化布局
8.LNG接收站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狀況
【三】技術裝備創新與智能化升級
1. LNG接收站自動控制與安防系統自主化技術
2.智能LNG運輸系統:數字孿生船舶、AI航線優化與能耗管理
3.超低溫材料與儲罐技術、BOG再液化效率提升
4.數字化賦能全產業鏈:SCADA系統、遠程運維與預測性維護
5.氫能與LNG混輸技術:管道摻氫的經濟性驗證
6.智能化裝備國產化瓶頸:深水渦輪、閥門、泵類設備、控制系統技術攻關
7.數字化標準體系構建:設備接口協議、數據安全與互聯互通
8.LNG冷能發電及儲能技術研究
9.LNG產業智能化運維技術與裝備
10.深冷材料的國產化進展
【四】產業機遇與跨界融合發展探討
1.天然氣產業鏈的“低碳溢價”機遇與認證標準爭奪
2.跨界融合場景:天然氣與可再生能源(光伏、風電)多能互補
3.國際合作新模式:技術輸出(如中國裝備)、資源國聯合開發
4.商業模式創新:LNG加注船、氣電聯動虛擬電站、綠色金融產品
5.技術國產化短板:深水裝備、智能化系統、關鍵材料突破路徑
6.國際競爭格局下中國企業的全球化戰略(如海外接收站投資)
7.產業鏈協同痛點:上游資源、中游運輸、下游分銷的利益分配
Schedule
日程安排
2025年10月15日
上午10:00—下午18:00
大會簽到、領取資料、布展、辦理入住
2025年10月16日
上午 08:30—18:00 天然氣會議
晚上 18:00—20:00 招待晚宴
2025年10月17日
上午 08:30——12:00 天然氣會議
下午 13:30——17:00 LNG項目參觀
How to attend
參會方式
關于參會費用(含會議費、資料費、餐費、場地費等),住宿費需自理。
更多合作:
協辦單位,支持單位,企業演講,會場展位,胸牌廣告,資料入袋,企業宣傳片展示等。
......以上資料請與組委會聯系!
秦老師:13321187820